序言

姑且算这是一本书吧,毕竟这是按照一本书的格式进行排版的。但他离我的要求差距有点大,所以我不太情愿这么称呼它。这算是本书的序言,我的目的主要是讲清楚一些历史渊源。

这本书的前身是 使用 R 语言分析 LI-6400 和 LI-6800 光合仪的数据,而更早的起源大约是 2017 年7,8月份的样子。那时候我刚刚结束在基因的实习期没多久,在学习 LI-6400 的响应曲线过程中,需要分析点做测试的数据,然后再 plantecophys 的基础上做了一些笔记。之后的培训时间里,发现遇到的一些客户有相关的需求,于是我慢慢整理为上面的内容。再后来不断的填补一些内容,所以上面这个链接看上去很乱,而因为这是业余爱好,我的工作越来越忙的原因,我有心无力,一直没有时间,也下不了决心从头整理一下。

直到最近(2021.11)我下了决心整理,但并不是我有时间了,只是不动手开始,那恐怕永远还是没时间,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再者近期疫情(2021.11)在国内又有零星爆发,我暂时能节省大量的通勤时间,所以希望每天能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用在这件事情上。具体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并不清楚,因为有些事情可能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,我只能保证现在尽力去做。

这里需要说明几件事情:

  1. 本文的写作纯属个人行为,与我所在单位无关。如果对您使用 LI-6800 和 LI-6400 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有帮助,那么您认为这属于基因公司的功劳也无不可,毕竟有些内容也是我工作中所接触和学习到的。但如果对您造成了伤害,请一定记住,这是个人行为。我所在单位和现在的同事对此没有任何义务和责任。

  2. 既然是个人行为,这些相关的分析工作并非我所在单位有义务提供的服务内容,请不要与正常的仪器售后工作混为一谈。

  3. 所有引用他人的内容我都会添加引用或者注释。但我决定保留对这本书的一切权利。虽然如此,如果您发表文章中使用了相关的代码或内容,即使是我原创的内容,我对此并不介意,但用于商业目的行为请提前与我沟通。我的个人邮箱为:`zhujiedong@yeah.net`,这也是我喜欢的联系方式。

对写作这件事情,始于我的业余爱好,最初写这些东西是打发出差晚上无聊时间用的(那时候刚入职现在的公司,并没有很多的售后之外的工作让我去做,所以出差晚上很闲,现在不同了),根本原因是我喜欢在学习的时候做笔记,所以后来为这些东西还专门开了一个公众号:

分享用的公众号

初心就是这么简单,这样一个平台能够既让我写笔记,又能与同行交流而已。到现在虽然我已经不需要用爱好来打发时间,晚上处理白天积攒的工作已经让我很忙(没办法,培训的时候不能做其他工作),但是我一直把这个爱好坚持下来,可能也是习惯了吧,但还是给一些人造成了误解。这里必须说明:

  1. 这个公众号是我个人的,目的是分享,并不是提供数据相关咨询,更不提供任何数据分析服务,所以如果您使用了基因公司的仪器,可以把这些内容作为参考,有问题我欢迎交流,但我不能保证一定会回复,这不是我的工作,我时间上优先保证我拿工资的那部分工作的内容,其他时间以我个人的生活为重。

  2. 列出上面的微信二维码,主要目的也是方便一些用户,最近这两年 github 被墙的厉害,我会将一些基本的内容发到微信公众号内,微信不管在哪里都是可以用的,这样我能接到一些反馈,我不回复一些问题多数情况是没时间,但并不表明我没看到,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我可能会后面统一回复,一些建议我后面有时间的时候也会采纳和做相应的处理。我倾向于在 github 和 gitee 上收到一些反馈,但是如果不会用 git,微信将是一个很好的平台。

  3. 由第 2 点引出了第 3 点,微信最好是文章下面留言,这样有时候我会回复,也避免一些共性的问题反复有人提问。请不要私信,微信私信进行 问题讨论 是我深恶痛绝的,一是很多人对一个售后微信留言多的程度可能不了解,对售后在生长季节出差的强度也没有体会,有一搭没一搭的回复问题真让人感觉把自己复制个十几个才够用的。二是看了来不及处理的问题,很容易忘,而因为要搞设备的安装、调试和售后很容易看一眼之后没时间回复。

  4. 怎么提问题才能提升效率。以仪器问题为例,需要注明几点:仪器型号、症状描述、报错提示、出问题之前所做的操作、同往常相比,有什么异常出现,自己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。有了这些信息,我们基本很快就能判断原因,而不是这些问题由我们来问,这样子用微信留言是不方便的。代码问题同样如此,就说某行报错是得不到多少有用信息的,至少要看到代码提示才好。

最后,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。


祝介东

于 2021.11.13 日夜